“做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”
发布者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14/7/26 16:00:49
“我们在美国要做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。”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7月25日在华盛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应美国副总统拜登邀请,鲁冠球自7月21日起展开对美国为期一周的访问。他不仅考察了万向在美投资项目,洽商新的投资计划,而且受到了拜登副总统,美国能源部、商务部、财政部、国务院等联邦政府部门部长级官员,国会领袖,以及密歇根州和特拉华州州长的高规格接待。
近年来,万向在美国投资不断扩大,特别是通过在2012年收购美国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A123公司和今年收购豪华电动汽车公司菲斯克,万向在美国初步形成了从汽车零部件,到电池和整车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链。
“当地政府真心实意地欢迎我们,”鲁冠球谈及这次访美感受时如此表示。他介绍说,万向进入美国始于30年前,最初是将产品卖到美国。1994年,万向美国公司注册成立,开始在美国投资。从1994年至今,万向美国公司没有向国内母公司汇过红利,所有利润全部用于美国公司的再投资和业务拓展上。现在,万向在美国有员工12500人,有26家制造工厂。美国制造的汽车中,每三辆就有一辆,使用万向制造的零部件。
这样的成就,来得并不容易。2012年,万向提出收购陷入破产的A123时,因赶上美国大选,遇到了强烈反对。最终,这笔收购通过了美国财政部牵头的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。2013年初,并购完成。据介绍,2012年,A123亏损达3亿美元,经过2013年万向接盘以来的整顿,现在公司已经“止血”,逐步走上正轨,其在密歇根州的工厂满负荷运转,出现了产能不够的烦恼,破产时离职的人员纷纷回来工作。18个月的时间,企业起死回生,被业界称为奇迹。
鲁冠球说,这样的案例,万象在美国做了十几个,基本都是破产清盘时进去,通过投入调整结构,企业从衰退走向复苏,实现多赢,有几个案例进了哈佛大学教材。“我们的做法主要是,不拿走技术和就业,支持企业就地联合、就地优化、就地提升,形成中国投资、美国技术、全球市场的优势,最终达成共赢。”
鲁冠球将美方一开始的不信任,归因于他们对万向不了解,“现在你做出来了,他们就理解了,支持了”。
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说,A123公司收购完成后,他们到国会见美国议员,向他们表达的是歉意,因为没有让他们了解万向是个什么公司。
随着美国各界加深对万向及其所做事情的了解,万向日益为美国人所接纳和欢迎。
今年,万向再次出手,收购同样是陷入破产的美国豪华电动汽车品牌菲斯克。这次和收购A123时的遭遇,完全不一样。不仅菲斯克总部所在地特拉华州政府欢迎并支持收购,来自特拉华州的联邦参议员汤姆·卡珀当时也发表声明,对万向有意收购表示“感到鼓舞”。
对于A123公司,鲁冠球在会见美国能源部长时得到承诺,收购后,A123还是和美国企业一样对待,美国能源部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资金,一样可以申请。
把清洁能源投资项目搞好,是万向在美国的一个业务重点。鲁冠球表示,正如拜登说的,“美国人民需要,中国人民需要,世界人民也需要。”
鲁冠球坦言,在企业管理方面和美国有差距。“万向走出来的目的,是为了更好。”他说,要向美国学习,把企业和产品做得更好,提高附加值。
当被问及万向在美国要成为什么样的公司时,鲁冠球不假思索地说:“要做受人尊敬的公司”。